中国改革路径选择的探讨

内容提要:中国经济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本文通过对宏观的改革路径选择的探讨和前苏联的比较,总结出中国成功的主要经验,并对现行的改革提出某些建议。

关键字:渐进性改革、人民生活水平

一、中国改革的背景与基本情况

中国从建国之后一直走的是计划经济的道路,国有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甚至超过了90%。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和收益的权利,处于无权、无责、无利的状况下,导致国有企业的活力下降,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对市场需求无法作出反应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十年文革的浩劫大大破坏了生产力,我国陷入了危机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一场改革应运而生,这场改革是以对计划经济体制缺陷的认识为起点,着手进行的一连串体制改革。

改革伊始是从农村开始的,属于自下而上的改革。1978年秋,安徽省部分地区率先恢复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揭开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一时期的农村土地改革经历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家庭承包制3种形式。家庭承包制的实行,破坏了人民公社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随之解体的还有过分提取农业剩余的“统购统派“制度。而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的资本,又由此孕育出乡镇企业。改革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城市体制改革发轫与体制外“增量”的改革,即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国有经济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到1996年,GDP为68593.8亿元,非国有经济占了其中的63%。(刘小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接着才进入对“存量”,即国有企业的攻坚战式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国家逐步增加企业的自主权以及完善激励机制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利润留成),接下来吸取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实行承包制,到目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步一步都使的政企分离得更彻底,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从宏观经济来看,20多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很大的成效。中国经济以每年大约9%的比例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GDP第七的国家。

二、中国改革成功可以归结为渐进性改革的成效

从我国改革的基本情况以及和其他周边国家近20年来经济发展路线的比较,我觉得,中国经济取得如此大的成果应该归功与渐进式改革,但又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渐进式改革,还要加上某些其他因素和条件。

渐进式改革有它本质上的优势。渐进式改革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改革,具有稳健性的特点,不易引发社会大的动荡。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改革正是走的这条路。农业的改革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按出勤率分配转化到按劳动成果分配,农民乐于接受,国家机构设置也有时间改变。例如,如果在短时间内把集体生产、统购统销转化成农户家庭的分散生产,可能导致粮食收购机构设置落后于改革过程,农民种的粮食无法实现它的价值,同样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而对城市体制的改革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使得我国首先是对属于增量的非国有经济进行改革:第一,国有经济尽管存在人员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对市场反应迟钝,但是它在当时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若是立即着手进行改造,恐怕会引起较大的经济动荡和社会恐慌;第二,经济改革不首先盯住国有企业进行攻坚,而是避其锋芒,暂时不触动“存量”部分的利益,也就是防止既得利益者对改革千方百计的阻挠,减少了改革的阻力;第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拥有了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有利条件。从经济方面,由于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乡镇企业(非国有经济中的一部分)异军突起,当然还有非国有经济对市场天然的适应力。从政策方面,经过邓小平的“拨乱反正”、知青回城和对个体经营鼓励政策等的落实,城镇非国有经济迅速被激活。对外开放政策也使混合所有制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构筑市场经济的基础结构》中的一段话曾被广泛引用:“国有经济效率不高,好象老牛拉重车。但我们不是一开始就大拆大卸改组国有经济,而是给重车加点润滑油,小修小补维持着,在它之外打造新车。新车可能是像私营企业这样的独轮车,也可能是合资企业那样的现代车辆。这些新发展起来的非国有经济能把经济支撑住,有这样的支撑力量使改革变得不可逆转。”以上这段话就是对非国有经济的最好写照。如上文所讲,到1996年,非国有经济占了其中的63%。非国有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对经济的支撑。

随着改革的深入,体制改革要进军“存量”的改革了。经济学上有个“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是指改进中一部分人得到好处,而另一部分人并无明显损失。显然,改革尹始正是采取这样的改进方式。而经济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卡尔多改进”(Kaldor Improvement),是指改革过程中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改善,而受益总量大于某些集团的损失,并且有可能设计出一种机制来补偿受到损害的集团,使得所有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国有经济的改革,正是要设计一种机制,能够补偿社会精英分子既得利益的损失,推进改革的前行。

国有企业的改革总的思路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国家对企业下放权力,不断地把权力下放到企业手中,到了后来的理论创新,明确了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这就根本上解决了不是国家向企业放多少权的问题,而是企业完全地拥有经营权。每次改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拉动经济的发展。而每当改革的第一次效应逐渐减退,即增长速度开始减缓,问题开始显露的时候,国家适时地又推出下一步的改革。因此,有人说,中国改革的动力来源于对旧的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不断的否定。由此可见,渐进性的改革路线在中国经济恢复乃至腾飞的路上功不可没。

三、渐进性改革的辅助因素

按上文所讲,是不是只要是走渐进性改革的路线都会成功呢?是不是渐进性改革有它的普遍意义?这是我接下来要来探讨的内容。

从周边国家来看,中国无疑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最成功的一个国家。我们来看看前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庞大的前苏联竟然在1991年突然解体,而曾经是地球上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大国,到最后人民的生活竟然十分贫困。这是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然而到了1982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也开始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与中国相似的背景下,改革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参考了国内和国外专家对前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研究,我总结出几点如下。

  1. 抛弃“渐进性改革路线”,几位专家提出的经济建议后来被称为“休克疗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沙塔林的“500天计划”。前苏联从斯大林时期开始消灭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到最后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了60多年,而要重新引入市场因素500天明显是不够的。改革最根本的是所有制改革,而所有制改革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问题。产权归属不明,改革的成效甚微甚至会出现负面的影响。比如国家宣布放开价格,导致消费品价格极度上涨,然而企业生产仍然是对计划负责,对上级负责,企业领导者没有市场的观念,所以国有企业无法对价格进行反映,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结果就出现一种需求相对过剩的奇怪的“经济危机”。
  2.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片面的GDP的增长或者军队、重工业的增长。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机床的生产。这对人民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人民看不到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也就没有支持改革的决心。因此,在渐进性改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稳步推进,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匈牙利也是采用渐进性改革的路线,
  3. 这涉及到领导者的问题。戈尔巴乔夫的优柔寡断也葬送了本来还有希望的改革。在提出发展私营经济之后,戈尔巴乔夫又后悔了,反过来提出一系列的法规来限制私营经济的发展。前苏联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12个经济计划而后又被戈尔巴乔夫所抛弃。走一步退一步,又回到原来的起点,重新寻找方向,就会一直在原地兜圈。我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中调整方向。由于不能保证一开始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所以只能是采用这样的方式。

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没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导致经济衰败的原因,我觉得因果颠倒。是因为经济衰败才导致社会制度的后退,也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四、目前改革的实践的建议

通过对中国改革历史的总结,我们可以对目前改革的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失败的案例,说明了产权不清甚至会影响到企业走向世界。现行的“股改”就是很好的一个实践。股改分批完成,从试点推广到所有企业,也遵循了渐进的路线。在股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对价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中小股民的利益,关系到他们会不会支持股改的关键问题。

其次,完善金融系统。目前金融系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国有银行、国有财政、国有企业三者盘根错节,是难啃的“铁三角”,吞噬了许多资金。国有企业的产值仅为全国的30%左右,却占据了60%的资金,是“两块钱进去,一块钱出来”。而国有企业亏损了,又找国有银行贷款。金融系统的完善,有助于将资金投放到效率更高的行业或企业中去。

最后,完善个人分配制度,防止贫富差距拉大。这也关系到人民是否能从改革中直接收益,因此是现阶段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包括许多问题,比如农民收入问题,东西部差距问题,个人所得税设置问题……初次分配讲究效率,而再次分配强调公平。决不能认为只要经济搞好了(GDP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参考文献: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