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重拾对真相的尊重

(一)

在类似疫情这种公共卫生事件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中美媒体和网民关注点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不管是微信、微博、知乎还是抖音,2月份大部分的“权威声音”来源于钟南山、李兰娟这种医学专家。同时也有大量的科普文章,介绍这个病毒的原理。

普通网友甚至都知道最新的柳叶刀上发布了什么关于病毒的论文,口罩分为哪几种,N95和KN95标准的区别在哪里。而且最值得称道的是,对于网络谣言传播的警惕。那些不严谨的、没有充分调查就发出来的消息,很快会被辟谣的消息所覆盖。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也很仔细审核是否符合事实。

有个小事,侧面反映了这种追寻事实刨根问底的舆论大环境。

黄冈市前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唐志红在央视拍摄的一次会议上,说不出黄冈目前有多少住院床位的数字。就单纯因为这个事件,唐志红就触怒了所有中国人民,被火速革职——因为她连事实都没搞清楚,怎么还开展工作?

而反过来,美国的网民显然对这个新型病毒的起源、传播方式、致命率、治疗方式都在知之甚少。

Twitter, Facebook以及各大新闻网站的 headline 上,政治人物的言论和时事评论家的文章占据了95%以上的篇幅和注意力,网友的讨论也集中在类似是否应该强制佩戴口罩这种政策导向的讨论,以及讨论这个事情应该归罪于谁上。一个说错数字的政治人物会有啥后果?啥都没有,因为从上到下都在犯错。

特朗普说可以向人体体内注射消毒剂。这个新闻持续占据网络好多天,不管是攻击特朗普的,还是维护特朗普的。攻击特朗普的说他不懂装懂,是一个很坏的总统;维护特朗普的说他是为了给那些医学专家抽鞭子,让他们更好为美国群众服务,研究治疗方法。

这根本不值得被讨论和关注,这属于泡利所说的 Not even wrong。怎么治疗,听医生的。可以还是不可以,专业医生说一句就盖棺定论了。

热点新闻谁的声音大,听专家的还是听名人的,是最大的区别。

 

(二)

国人充满了对谣言的警惕,是一种民族的集体思想。真实的对立面是虚假。事实会被掩盖和扭曲,历史会被书写,但是真相只有一个。因为普遍受到唯物主义的教育,客观决定主观,世界是可知的,真相只有一个。

但是“真相只有一个”的理念在现代西方哲学里却渐渐沦为支流,唯一真相观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哲学。经过休谟、康德、黑格尔对真理为何成为可能的失败探索,而科学取代哲学成为“显学”。为了拯救哲学,亦或者说,与已然成为显学的科学划清界限,要么采用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派,将存在的本质引向多样(一花一世界),要么像维特根斯坦一样,把哲学问题变成了语言学问题。

但是被简单解读之后,就变成:既然一花一世界,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事实和真相。你看到的对,我看到的也对。没有所谓的唯一客观的事实,只有看问题的角度。甚至,由于你我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看到的事实也会不同。

这种飘忽不定的“真相”还有一个专门的名词:Post-truth。这是2016年《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Truth 变得无关紧要。

 

(三)

Post Truth 其实是一剂慢性毒药。从 Post-truth 推论而出的结论,单独看都似乎挺有道理的,其实是很有问题的。以下举几个似是而非的例子,看看能否看得出问题:

我们不可能知道事实,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相,历史并不事实存在过,而是文字的一种游戏。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未都说:历史没有真相。

新闻报道不是为了传播真相的。同一件事情,被不同的记者报道,会着重于不同的侧面。而这种重点的选择恰恰是反映了记者的立场,所以新闻其实是传播立场的工具,不是传达客观事实的媒介。因为,究竟由谁来定义什么是“客观事实”?如果没人能够定义“客观事实”,那么谈论客观事实就无意义。

新闻并不首要为事实负责,只要忠实展现了它代表的人群的视角,就是好的新闻。在充分竞合的社会里,多种声音充分表达,综合起来展现出全面的视角,这样才是最接近真相的。而根据这种充分竞合的声音表达而制定的公共政策,就是最佳的政策制定方式。

公开表达的言论,只要是言说者真心相信其为真(或者言说者并没有确切认为其在说谎或者欺骗),便可以免受反对者批评,其传播也不应受到限制。

以上,都是历史虚无主义。Bullshit。

 

(四)

可能要额外阐述下,以上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为什么是Bullshit。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荒谬——没错,历史非常容易被改写,被扭曲。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接受一个被扭曲的历史作为真相的替代品,而是提醒我们,面对被讲述出来的历史,它可能存在其他的面貌。而史学研究,讲究的就是“孤证不立”,永远不满足于相信一种合理的可能性。要跟福尔摩斯侦探调查案件一样,寻找蛛丝马迹印证一件事情的发生,同时处理冲突证据带来的反证。

“同一件事情,被不同的记者报道,会着重于不同的侧面”的荒谬——没错,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侧面都是真实的。一个红绿灯,正常人看到是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红绿色盲的人看到是一种颜色。我们不能屈服于最懒惰的思考方式,我们不能承认“红和绿是同一种颜色”也是真相的一种。不同事件有不同的侧面,主要是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视角看成理所当然,进而能够更加综合全面地看到问题;而不是用来强化自己的视角,免疫别人的批评。

以上说法否定了人类对于事实的理解能力。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总说某件事情很难,高考很难,考CPA、考司考很难,下围棋很难,做一个研究很难,做一个生意很难——是为了吊起那口气,找到解决这些困难的方式。而不是“因为很难,那就不干了。”

触摸事实和真相很难,那就努力去搞清楚!

 

(五)

立场和观点是廉价的,需要传播的是事实。

网络上有个现象,针对一种言论,比较关注发言人的立场。

就以Twitter的各种网友谣言为例:

特朗普说病毒是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制造的。美国有非常厉害的情报网络,总统肯定知道了很多内幕消息。

比尔盖茨说注射疫苗是好的。注射疫苗能让比尔盖茨赚更多钱,大家别被他骗了,疫苗一定是有害的。

封禁 Huawei, 中国急了。Huawei一定是开了后门,否则中国急什么呢?

批评完外国网友,再批评下国内的网友:

动不动就“屁股歪了”。方方写的日记就是屁股歪了。

B站的《后浪》是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的,也是屁股歪了。

张一鸣没公开地喊 F*ck USA,就是”跪了“。

微软修改了一下授权协议就是为了断供中国。

希望时刻警惕,看到的新闻,究竟是廉价的观点,还是新鲜的事实。

 

(六)

以立场求斗争,则敌人越来越多。以事实求斗争,则盟友越来越多。

无论是多么相似的人和人之间,可以在九件事情上达成一致,在一件事情上意见相左。立场,总能找到相悖的地方。如果因为这一件相左的事情,便把他认为是“敌方”,那无疑朋友圈越来越小,所有人都变成了敌人。

而事实,是人与人唯一可能成为那个共同认同。甚至在事实无法被100%确实把握的情况下,任何人也能在寻找事实的路上共同行走,把探索调查的过程变成共同的经历。

这也是为何我花这么多篇幅,要消解人们通过立场和观点来站队的做法。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要把尽可能多的人拉进朋友圈。

求同存异,自我和他者的共同点只有一种建立的可能,即建立在事实上。

 

(七)

人们认为的世界格局:中美对抗成主题。

实际上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加起来是17.7亿,除了中美两国之外的人口接近60亿人,是中美人口的三倍多。中国加美国,占全球人口不到25%。

中国和美国的领土面积加起来是1900万平方公里,整个地球的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公里。中国加美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看看下图,中国和美国的位置,两个粉红色块的国家。

诚然,这25%的人口在13%的土地上创造了全世界40%的GDP,确实中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但是,我们扩大统一战线,寻找求同存异的盟友,是不是把目光从中国和美国移开,看看全世界?我们的应对方案,能不能不要只针对美国,也影响下其他60亿人的想法?

这才是张一鸣说的火星视角的本意。

 

(八)

论持久战。

在短期内(指的是十年这种时间跨度内),斗争的天平必然会倾斜向武力强大、科技强大的人。

但是在长期内(指的是百年的时间跨度),对自己真诚,追求真相和事实,实事求是的人,会首先在经济上,然后在科技上取得胜利。

太阳下无新事,历史总是会重复。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