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国富论》新得

《国富论》写于1776年,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开山鼻祖。马克思《资本论》的概念很多也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概念,比如说劳动价值论。在国富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延申。经典文献多读几遍又有新的感悟。说几个最近重读引发的思绪。

亚当斯密毕业于牛津大学,和戴维休谟是好朋友,休谟还是亚当斯密遗稿的管理人。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读一本书,需要知道作者的生辰和经历。其实是因为个人的知识对于历史背景过于生疏,在提到生辰和地区时,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来理解。

比如,《国富论》英文名是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联系到他和休谟的友好关系,不禁感叹神奇的 déjà vu ,因为休谟于1748年出版了代表作《人类理解研究》,其英文名是 The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如果译者为了尊重这种传承,说不定《国富论》会被翻译成《国家财富研究》,然而这样这本书可能就不会像现在传播这么广泛了。

再比如,成文于1776年,正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跃升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时期,英国超越了西班牙,继承了“日不落帝国”的称号,铁舰开遍了世界各地。海权对霸权的作用,在西班牙和英国是不一样的。在15世纪,海权给西班牙带来了美洲的金银矿,而18世纪的海权给英国带来的是市场。这是《国富论》成书的背景。如此便可以更好理解,为什么亚当斯密一上来要论证“商品的价值”不在金银而在于劳动,甚至金银的价值本质也来源于开采金银的劳动;而劳动效率的提升,来自于大市场促进的专业分工。

豆瓣书籍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261560/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