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求是杂志刊发了署名为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今天带着疑问学习了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暨CLF50年度会议的直播,听了某商业银行首席研究员的分享,觉得大错特错,忍不住著文吐槽。
ta的三个观点如下。认同这些论断和观点的人还是不少的。
1、中国上市公司质量差,要加强退市制度:美国上市公司几千家,中国股市也几千家。美国头部上市公司市值高,苹果一家的市值等于中国前几名科技公司加起来。解法: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要加强退市制度。
2、中国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处罚太轻,造假只罚十几万。看看人家美国,2002年安然的处罚多严厉。
3、社保入市,这样可以增加社保基金收益,弥补养老金缺口。
这都非常荒谬。
针对第一点,中国头部市值低,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问题?首先,苹果公司净利润加起来等于中国头部科技公司之和,但ta列举的不少中国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拼多多的市值也是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的市值,这不应该是美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吗?其次,头部公司的问题怎么赖在了尾部上,一个班上的尖子生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怪垫底的那位同学不读书吗。尾部公司交易量本来就很低了,比如新三板里大量公司一个月都成交不了几万元,这些尾部上市公司在这里,也不会挤占头部优质上市公司的资源。市场本来就能解决的问题,用得着专门再用退市制度去干掉这些公司么。
那如果不是因为退市制度不严格,为什么A股有不少公司即使没业务了,这个壳还值上亿元呢?并不是监管没有强制让这个壳退市,而是真正好的公司不给上市,即便现在说是注册制,实际还是积压了大几百家公司在排队,名义注册实际还是审批。要是好的公司顺畅上市,这些壳就不值钱了,还有谁去交易这些壳?还是那句话,市场本来就能解决的问题,用得着专门再用退市制度去干掉这些公司么。这些人为的规则除了给权力部门的人增加寻租的权力,并没有实质解决问题。
对于中国头部科技公司市值太低的问题,那是因为中国头部科技公司的利润太低了啊,哪个资本市场给你高估值啊。治本的解法:增强头部科技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现在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受到的束缚实在太多了。
针对第二点,但凡有常识,都不会说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和处罚弱,还活在1990-2010年呢?连美国资本市场举的例子还是2002年的例子。这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强度和处罚力度在全球都是最高的。
针对第三点,社保入市来提高养老金收益、解决养老金缺口简直就是大傻逼。支持社保入市观点的主要论据有三个:1. 社保基金资金闲置,利用效率低;2. 养老金支出将超过收入,社保基金有缺口,需要提高收益来补缺口;3. 社保基金入市能够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
前两个论据就是互相矛盾的。社保基金究竟是钱太多,还是钱太少,这不就像一个人欠了债没钱还,你还建议他靠投资挣钱翻身吗?养老金缺口问题,是一个整体宏观经济结构的问题,不是一个基金的余额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才能带来更高的社会生活水平),然后做再分配(这些生活水平在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怎么分配)。提高生产力的真正基础是科技、劳动力和资源,股市和金融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再分配。社保入市并不能凭空增加生产力。另外,钱它只是账面的东西。假设整个社会的财富是10万亿元,社保基金账面的收益增加了1万亿元,使得整个社会的财富变成11万亿元,并不代表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增加了10%。社会总的生产力还是不变的,只是通货膨胀了10%,这个基金背后支持的群体从其他群体手里拿走了10%的生产成果而已。钱本身不是生产力,它只是生产成果分配的权重。还有人的理由是学习欧美股市,有这么多养老金参与。欧美股市的养老金也没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本质是让全民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个别创新的企业创造了成果,养老金以少数股东的份额分享这些企业的利润。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两个问题:一、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收入下降,利润也没有,少有的利润也集中在垄断性的企业中。当前人均GDP是8.5万元,折合每个月7000元,这个生产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根本还是得把人均GDP给涨上去,特别是得靠科技的进步。二、分配问题,现在养老金每个月有的人发放4、5000元,你想整个社会人均产出7000元,养老就要发掉4、5000元,而且从事生产的人口比起养老人口的比例也越来越低,那肯定有缺口啊。要改变这个事情,更直接的方式是从养老和医疗精算的角度出发,改变这个结构。但凡一个负责任的、不希望一个社会的养老事业成为庞氏骗局的学者,能提的建议要么提高社会总成果,要么调整从事生产和养老人口比例(比如延迟退休),要不增加多样化的养老金储蓄(比如去年推行的个人养老金),要不调整全员的预期生活水平……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就是一个非常marginal、非常边际的事情。
第3点,社保基金入市能够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观点也很有问题。社保基金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其中一个参与者,要预期一个参与者改善中心化的资本市场,也是本末倒置。
而这名经济学家的观点,总的来说就是否认创新、呼吁严监管、控风险却流于表面功夫、把资源集中到政府手里。根据我经营企业的经验,真正的风险不是流程、风控、合同文本条款的风险。真正的风险是不发展、没有收入、市场丢失、技术落后。
哎,经济学家也得拿出事实、客观、真诚,而不是谄媚、迎合。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