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方格里

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其实很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中国在发生什么,国人在想什么最了解了吧,其实也只是局限在日常接触到的那几百人。这几百人能代表多大比例的总体?把总体分成360行,一二三四线,第一二三产业,小学生到退休老人,分别都画成小方格,把这几百人放进去,涂上色,1%都不到。

有了这个基本形象的认识,自然就引出以下的结论:我们作为一个人需要非常热情地关注外界的世界,尽可能多地和不同圈层的人交流。同一件事情干久了,可以多和上下游相关人交流;同个行业干久了,可以多和其他无关行业的人交流;同个区域呆久了,可以多和其他地区的人交流。

各种互联网的产品加剧了这种分化,而不是促进了这种交流。

现在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基础都是以推荐算法为基础的内容分发平台。淘宝天猫通过推进算法精准推送商品和消费者,抖音快手精准推送视频,微博知乎推送热点新闻讨论,微信公众号有行业讨论,爱奇艺腾讯视频看各种娱乐视频,关注各种新闻渠道,尽可能地拓展阅读面。

然而,前几天做了一个实验,和几个日常深度接触的人坐下来,比较了各自手机里上面这些app里面平日会读的内容。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就算是日常非常深度接触的人,看到的信息也非常不同。

这个实验可以各自回家或者找朋友聚会的时候做一下,搭配“快速建立亲密关系的三十六个问题”一起服用效果更佳。结果可能会很好玩。

这是一个跑马圈地的互联网,不是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互联网。

最近看到一个说法,要注重个人阅读的ROI,计算方法为:个人投入的阅读时间,吸收了作者多少时长的研究。

看60秒的短视频(特别是搬运型的),吸收了作者不到20秒的思考,ROI是远远小于1的;看一篇公众号文章,吸收了作者4小时的思考;读一篇深度调查,吸收了作者4周的思考;读一本学术论文,吸收了作者4年的思考。ROI越高,阅读质量越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