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燕曦个版和以前文章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我原来是一种偏执狂,痴迷于寻找一种大一统的理论,一种更高层次的解释和理解,一种能够无穷演绎的理论。
看到初中的一篇自娱自乐的文章,里面想要论证的观点是所有物理现象都是运动学的命题:电子的搬运带来电,分子和人体皮肤的碰撞引起“热”的感觉,光子和视网膜的接触让人“看”到东西。之后是想通过生物学来解释一些心理、社会和经济现象。(再下一步把生物并入物理就能用运动学来解释所有问题了哦也。)
我高中曾经和同学激烈争论过某个题目,好像是电子跃迁还是什么的。翻翻信件的时候觉得很有趣,最后的争论的焦点变成:世界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争论的进程也很奇特,不使用例子来证明论点,只研究前提和演绎方法的合理性。这样争论就只能一路逆流而上到达了世界本原的讨论。
考CPA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偏执:课本的写法是发生了某事项就应该做什么,整本书就是各种事项的列举。我尝试理解会计学的逻辑体系,再将所有的事项列入这个体系内,举一反三,很难忘记。但是这方法在会计、审计、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上还过得去,遇到税法我就郁闷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个人所得税关于年终奖金的个税计算公式,制定这个规定的人要么就是没逻辑,要么就是小学数学没及格。
以上文章又是一个“大一统偏执狂”的表现:先是创造出一个所谓“大一统偏执狂”,然后将各种行为表现都纳入这个体系下,似乎我必须要有个简明统一的体系才能够安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