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子美国人

1.

文化冲击

在出发来美国之前,我觉得我已经做好了对于文化差异的思想准备。不过当差异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时候,还是小小震惊了一下,这就是文化冲击的一种表现吧。

说一个跟文化冲击无关的小事。我知道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做wasabi,就是蘸生鱼片的绿色芥末。然而如果在任何一个汉英词典里搜索“芥末”这个词,出来的都是mustard。所以我一直认为日料芥末=wasabi=mustard,只不过是中文、日语和英文的区别罢了。所以第一天在跟他们出去买寿司的时候,当他们听说我生鱼片蘸mustard的时候都惊呆了……好吧我其实就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不知道mustard其实是另一种与芥末截然不同的调味品,一种用于热狗的黄色的酱料。而芥末的英文就是wasabi了。

 

2.

现实

上文化差异讨论课的时候,老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你的文化中,决策时是否更多考虑现实(realistic or practical)的因素还是情感(emotional)因素。

为了具体说明,老师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个美国人决定是否短期出国工作,他主要考虑这个工作能给他自己带来什么帮助,他是现实的;而一个中国人不仅仅要考虑他自己,还要考虑他的妻子、父母、孩子、朋友、同事,甚至还要考虑回国之后怎么融入社会等,他考虑的不是现实的因素,而是情感的因素。

而对我来说,这并不是“现实”和“情感”的区分。前者是莽撞,而后者是深思熟虑,因为考虑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做到现实;只考虑自己,也可以非常情绪化。我不禁在心里打了一个问号,究竟什么是practical,就是“实际”么?在中文,“实际”的反义词是“异想天开”,而“practical”的反义词却是“emotional”。于是我开始思考翻译的问题。当遇到一个不认识的英文单词的时候,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诉诸中文翻译。然而并非所有的英文单词都能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中文词语,所以中文翻译若要做到简明易懂,则只能做到近似而不能做到准确了。因此实际运用英文词汇的时候,更要小心,不能用中文想当然地去套用。上文说到的芥末的事情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再回到现实和情感的讨论,只能说,美国人大脑的CPU无法负担同时思考那么多因素,所以只能把重点放在个人和当下了。

 

3.

低情境文化和高情境文化(Low / High Context Culture)

所谓低情境文化,即人们在交流共同的时候比较直接,话外之音较少,而高情境文化则相反。美国文化是典型的低情境文化,而亚洲文化大部分属于高情境文化。领导拍拍你的肩膀说“干得好,下个月把你调到更有挑战的职位”,在美国这是褒奖,而在中国则不一定啦,要结合各方各面的情境因素来解读,说不定领导觉得你干得不咋地,要把你边缘化或者穿小鞋呢。

 

4.

课堂表演——对于好和坏的评价

有一个情景模拟环节蛮好玩的,是让两个同学上台,给定一个冲突沟通的情境即兴表演。其中一个女同学抽到的是刚刚从名校毕业进公司的小朋友,要跟上级讨论她的绩效。她的自我评价是很好的,希望能获得好的评分;而另外一个男同学抽到的是她的上级,他认为这个小朋友存在很多问题,要降低她的评分。在表演开始后不久,女同学祭出了大杀器——哭。(女同学都能当场挤出眼泪来,台下的观众都笑死了)结果她上级只能开始安慰她,说你的表现还是有蛮多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表演结束,谁在这次沟通中占了上风?基本上观点都一边倒地说女同学胜利了。可是女同学这招只能让上级在当时无法说狠的话,最后还是无法让她的评分变得更好啊,反而还可能有反作用,以后别的项目谁还敢用她?对一个事情的评价怎么能只看短期而不是长期影响呢?

都说西方人都是吃肉的,一根肠子通到底;而中国人是吃草的,肠子百转千折。短短几天看来确实如此。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