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的时代,就得分化地看待

(一)

当年投行或咨询公司面试的时候,会做一种market sizing的题目。比如,问一架波音747里可以装下多少个高尔夫球?究竟什么正经公司会这么干,这合理吗。

2025年4月10日,有消息人士称苹果包机从印度香美国运送600吨iPhone,或多达150万部。据悉,6架满载iPhone的货机从印度直飞美国,这一非常规物流操作可能在规避4月5日生效的10%进口关税。

好的吧。

射出的子弹,在20年以后正中眉心。

 

(二)

《惊天魔盗团》有一句经典台词:你越仔细看,你看到的东西越少(the closer you think you are, the less you’ll actually see)。

同样,用经济和数学建模的方式来理解和评估这个世界,就会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中迷失方向。

纽约时间4月3日下午1点前不久,高盛团队发布了一份报告,称美国经济衰退目前是基准预测,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5%。以Jan Hatzius为首的高盛经济学家周三在报告中表示:“我们认为白宫不太可能迅速撤销大部分新关税。”

当天下午1点18分,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布消息称,他将对来自中国以外的贸易伙伴的进口商品实施为期90天的对等关税暂停政策,但仍保留了10%的基准关税。此举导致美国股市飙升。

高盛经济学家随后在下午2点10分发布了另一份报告,推翻了此前的预测。

严谨的数学建模,仅仅活了不到2个小时。

 

(三)

人们被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搞得非常困惑。

本来世界的运行就像一条平静的河流,日夜不息向大海的方向流淌,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人们都很容易分辨出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也要花三十年。

现在的水流好像完全没有规律。水流东西南北到处乱窜,时不时砸在巨石上喷起十几米的大浪。水究竟会往哪个方向流,人们对这种不确定性充满了恐惧。

但其实有一个更大的确定性。这样的水流只会出现在峡谷地带,就像旧三峡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流从高处沿着峡谷的缝隙切削下来,重力势能激烈地转化。无论如何打转,水流只有一个确定性的方向:向下。

换到今天的真实世界,这个确定性的方向,就是脱钩和逆全球化。

 

(四)

2025年的世界,更像1930年的二战前夕。

一战始于利益之争,二战始于意识形态之争。1900年前后,欧洲各国的矛盾主要是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但1930年左右,意识形态分野更突出,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民主主义的对立成为主要矛盾。

利益之争,大家打打谈谈。意识形态之争,是敌我认同,你死我活。

我在去年问ChatGPT,现在和二战前夕,有什么不同。他 thought for a second,给出了以下三点不同:

  1. 经济危机因素缺失:当今并无类似1929年大萧条的全球性经济崩盘,但贸易摩擦与供应链重组带来局部经济动荡。
  2. 多边机制仍存:不同于1930年代国联失效,当今国际组织仍在运作(尽管功能受限)。
  3. 军事对抗可控:核威慑、经济成本和全球舆论使直接军事冲突风险低于一战前的不可控升级。

Well, thanks to Trump,这三个不同点都消除了。

 

(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何演进,会带来什么影响,不要看他具体设定了多少比例的关税,而要看他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最早特朗普设定了34%的“对等关税”,高盛也是基于此进行了一番测算。但是34%关税是特朗普的目的吗?显然不是。

如果靠34%关税能达成特朗普的背后真实目的,那关税34%就会真正生效;否则,关税税率还会调,34%可能变成104%,也可能会变成0%,直到达成其真正的目的。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特朗普的真正目的究竟是啥?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专家们的分歧是非常大的,以及并不是很多人意识到这种分歧的根本矛盾。

第一派认为,特朗普要通过关税来收钱,解决财政问题。

美国国债将在未来两年内大量到期,面临展期和债务问题,但特朗普对选民减税的承诺会让政府收入下降,赤字率提高。

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马斯克DOGE已经在节流了,关税来解决开源问题。

如果是这样,关税的税率必须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不能把进出口给收死了。其次,更高的关税应当是加在比较刚性需求的商品类目上。

更关键的是,贸易额不能跌得太厉害。如果贸易额变成零,再高的关税也收不上来多少钱。所以贸易逆差是降不下去的。

第二派认为,特朗普要通过关税来交换其他政治目的。这一派也可以再细分成两种。

第一种政治目的,是内政。特朗普对选民的承诺也包括把制造业带回美国,美国从消费国变成生产国,贸易逆差是需要减少的,最终实现所谓的“零逆差”。若是这种目的,需要对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平等地征收高关税,不能有明显的关税洼地。比如说,美国要求越南执行对中国对进口也实施高关税,以作为其对越南进口免税的条件,跟美国直接对中国收高关税相比,越南的执行力度一定不如美国严格。国际贸易一旦有口子,总有各种方法绕过。

第二种政治目的,是外交,是围困中国。若是这种目的,就不能平等地征收高关税。对中国高关税,对其他盟国低关税。就像1932年类似(又是二战前夕),英国通过《1932年进口关税法》, 英联邦帝国内低关税,美国高关税。

即使在特朗普的幕僚里,意见也不统一。

特朗普的政策从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降本增效开始,先搞财政。

当马斯克被边缘化的时候,纳瓦罗操刀的关税闪击战在4月初实施,全面加征关税。马斯克强烈反对,还在x.com上大骂纳瓦罗“获得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件坏事,而不是好事,导致自我/大脑问题。”

当特朗普暂缓关税90天,据媒体报道,是贝森特在从海湖庄园飞回华盛顿的海军一号直升机上向特朗普建议为市场提供喘息空间,而纳瓦罗疑似被边缘化。纳瓦罗坚持认为关税不可谈判,贝森特更倾向于谈判路线,反复强调数十个国家已经接触华盛顿寻求对话,并建议贸易伙伴不要采取报复措施。

我们看到政策的朝令夕改,那是因为人们以为不同目的之间是相容的,解决外交可以有助于带来就业,解决就业也partly解决财政。

然而实际上,特朗普的根本目的究竟是要解决财政,还是解决内政,还是解决外交,这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

 

(六)

川建国在干几件事情,完全就是照着某国经验抄。

  1. 封TikTok(封Facebook,2010年);
  2. 管控言论和自由和Truth Social(互联网内容审核,个人论坛不再能随意开设,2010年);
  3. 朝令夕改(法令颁布后几乎不给过渡时间,运动式管理,一直如此);
  4. DOGE(八项规定,2012年);
  5. 打压控制异见律师和学者,比如skadden和哈佛大学(“死磕派律师”,2013年)。

这可太熟悉了。

这些措施还是会带来明显的后果的,深层的影响至少需要10-15年的时间。川普任期4年应该是不够的。

今天,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爆棚。这是一种中性的表达,因为自信和傲慢可能只有一线之隔。这次跟2018年中美贸易战相比,状态明显不同。

2018年,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存度还比较高,芯片等高科技行业还大量依赖外国技术。2025年,房地产已经被打到谷底,对经济的拖累影响已经完全释放,利空出尽;新凯来、deepseek等证明了中国的高科技行业也还行。唯一还没有完全ready的是内需,如果完全脱钩,内需仍然是没有办法完全吸收产能富余。

自由贸易才能有经济增长,脱钩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痛的。申万宏源在特朗普上台时候测算了一下,对中国GDP影响2个百分点,对美国GDP影响也是2个百分点。中国从4.5%变成2.4%,美国从2.5%变成0.9%。欧洲我拍脑袋如果也是影响2个百分点,那就从正的1%变成负1%。

如果用围棋打比方,以前黑棋白棋是先做出两眼活棋,然后关心自己地盘增长多少。现在美国自己只有一个眼,中国也只有一个眼,都没活净,特朗普直接一手过分的棋就断上来了。

这种棋没有退让空间,只有反断对杀。谁还点目啊,拼的是谁的气长。

 

(七)

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财政、内政和外交这三件事,优先级的排名一定是内政第一,外交第二,财政最后。

财政是在占地围空,提高生产力,提高整体水平,本质是经济增长的叙事。而当前大趋势就是脱钩,脱钩一定带来经济下滑,跟这种大趋势对抗无异于熊市抄底、螳臂挡车。对内的利益分配就变得更加重要。

整体和部分的利益从来都不是同一的,我们不能因为整体经济增长5%,就认为大部分人的收入会增长5%左右。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整体经济下滑5%,就认为大部分人的收入的下滑都在5%左右。事实上,即使在整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也频频出现个别行业暴利、个别行业受伤更重的情形。

分化的时代,就得分化地看待。

比如中国,GDP即便是从4.5%下降到2.5%,还是在增长。但是对外贸行业,很多人可能因此就失业了。在全国一盘棋咬紧牙关的时候,能不能给受伤的外贸人二次分配的补偿。

比如美国,基本上通胀是没跑了。通胀对底层人民,以及支持特朗普的选民们的伤害也是最大的。特朗普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是以牺牲他的基本盘的手段达成,那他的总统之位也坐不久。

但是,我想说但是,不要用过往的经验来推演这件事情。川建国既然在这么多方面学习某国,你说他有没有可能用他现在的威权,二次分配来补偿这些底层人民?我觉得完全不能排除这件事情。当你以为你看到了第二层,而把特朗普只想成第一层,实际上他是第三层。当然,特朗普可能也仅仅停留在第三层而已。

4月9日美股因特朗普新的关税政策大幅下挫,而特朗普突然在Truth Social上发文呼吁买入美股。几小时后,特朗普来了个政策大调头,突然宣布“暂缓关税90天”,美股强势反弹。你说这是内幕交易,还是操纵市场?Whatever,说白了,这就是“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下地狱”。

美国底层人民也许一开始会受伤,最后会不会演变成底层人民挥舞着小红帽,从其他群体中抠出一块利益补偿呢。

让我们在激流中坐稳了,抓好漂流筏,拭目以待吧。

年度宏观研究 系列: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