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关税,美国和欧洲还是站在了一起。
西方人从几十年前就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继续阅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linjunkai.com
零关税,美国和欧洲还是站在了一起。
西方人从几十年前就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继续阅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相隔1200公里的两地,穿越山川隧道,跨过河流桥梁,北方的夏天也是绿油油的,甚至粘乎乎的。这个以干燥和雾霾出名的城市,用上海的方式迎接了我。连续几天的时雨时歇,洗净了空气中的浮尘,反倒让我无所适从起来。 继续阅读“不期而遇”
今日入了同人于野的《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这已经是一本老书了,2014年出版的。没错,2014年的书已经变成老书了。同人于野本身的职业是物理学博士,但是这篇文章确实在讲如何看待世界和社会的现象。 继续阅读“智识分子:实用的理工科世界观”
到处都在说大数据,其实大部分说的只是古老的概念。特别是数据分析用的东西,目前还没一个跟大数据搭得上边的。 继续阅读“大部分讲大数据的都是叶公好龙”
1. Serbian Ghost 塞尔维亚的幽灵 继续阅读“滑向萨拉热窝的深渊”
有时候学习一些新东西,花了好长时间看书练习,还是觉得效果不好,没有吃透。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少,浑浑噩噩地,进步却没多少。工作也是,加班加班加班,看项目看项目看项目,像反复玩无限关卡的游戏一样,打完一关又一关,每次只是收获了一句“恭喜过关,请准备下一关”,连打游戏的技巧都没有提高。 继续阅读“日常的科学:形式逻辑还原法”
维特根斯坦知道什么事情是琐事,并极力避免。除非琐事有助于恢复对真正工作的生理和精神能量,且该琐事的执行以完成能量回复为限,完成即不再恋战。 继续阅读“从一种有益的行为,到一种有益的态度”
奇葩说从开播到现在我都没怎么看,主要是我对辩论活动并无好感。至于为什么我那么讨厌辩论可能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但简而言之,一切辩论赛/活动都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虽然辩论标榜逻辑,但是和真正的严谨理性相差甚远。实际上,一名好的辩手是一个好的政治宣传家,而不是好的分析师、科学家、哲学家。 继续阅读“对诸如奇葩大会之类的辩论活动的批判”
碎碎念一些感悟,听过一笑而过即可。 继续阅读“围棋悟道(一)”
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的房价涨到完全看不懂了。对任何一个2017届的毕业生而言,依靠工资勤俭节约几年后买房的念想算是彻底断了。要买房一定得啃老,区别在于啃到父母的肉还是啃到骨髓了。 继续阅读“凭什么非要买得起房呢?”
最近翻了好多经典的《管理会计》的书,并不是很满意。管理会计从概念来讲,应该是普遍适用所有类型的企业的。但落实到具体操作的层面,经典的方法和工具都是针对制造型企业的,比如成本/利润中心、作业成本法、资本预算管理、平衡记分卡、ERP信息系统…… 继续阅读“有没有投资企业用的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