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原则:养老金怎么才能搞得好

我不知道人的本质究竟是好还是坏,只是发现一个好人变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纳粹集中营里的那些狱警原来也是普通人,卢旺达大屠杀中的凶徒昨天还是一起上学的同学同事,忽然就变成撒旦的化身。说历史太远,有些人原来在事务所的时候,被奇葩甲方客户逼得天天加班。有朝一日跳槽,摇身一变成为趾高气昂的甲方,反过来对事务所最tough。背着双手说是“你们收了专业费用,那就要解决问题,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 继续阅读“一致性原则:养老金怎么才能搞得好”

短评William James的实用主义

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哲学家,对待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态度是“宁可信其有”的实用主义。这样的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哲学,毋宁说是一种世俗化的处事方法。例如休谟的一方面在象牙塔中秉持绝对严格的怀疑主义,但他不会将这种严格怀疑主义带入世俗的人情往来之中。实用主义不理会休谟严谨那一面的,实用主义并不算得上真正系统的哲学。 继续阅读“短评William James的实用主义”

再换一种解法

上学的时候做数学题,一个题目常让你换一种解法再做一遍。鸡兔同笼问题,鸡和兔总共35头,有94只脚,问分别有多少只鸡和兔。第一种解法就是列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法,按部就班,操作性强。第二种解法是小学奥数题目的算法,记载于《孙子算经》里,用脚的总数除以二再减去头的总数,就是兔子的数目,之后鸡的数目就可以简单推得。最近的网上还流传了一个大神教你解鸡兔同笼问题,不用方程也不用孙子算经,用的是哨子。假设鸡和兔都训练有素,吹一声哨子每只动物抬起一只腿,剩下94-35=59只腿站在地上,再吹一声哨子,又抬起一只腿,剩下59-35=24只腿,这时候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有两只脚站着,所以兔子有24/2=12只,鸡有35-12=23只。“太机智了,让方程组情何以堪!数学课本弱爆了!”网友赞叹道。 继续阅读“再换一种解法”

尽信史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一步要判断哪些是事实陈述,哪些是作者对事实的推断猜测(尽管可能很靠谱),哪些是作者的价值判断。书上写的“中国在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秦朝开始封建社会,到186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在说封建封建,究竟啥是封建?很多人理解的封建就是皇帝+民间迷信和旧习俗,实不然。 继续阅读“尽信史书不如无书”

KPMG 离职信

2009年到2015年,6年整。这是我花在同一个地方时间最长的一次。结束的这一天的到来实在是突然,连我自己都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毕业第一个工作便是 KPMG 的审计,实在是人生和职业当中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也许你们没有意识到,在工作中一直强调 integrity 在商业世界中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一个成功的公司的标志,便是他生存无忧并能够有足够的闲暇来考虑道德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KPMG 无疑是成功的小社会。它有足够的 Luxury 让人们 focus on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而不是 profitability。你们让我在离开象牙塔之后还能够相信善良,相信真诚,相信规则,相信天真,相信未来,就算以后遇到黑暗也将成为我心中不灭的明灯。

无论什么工作,都是一种处理 dilemma 和 conflict 的技术。 在处理 dilemma 中,最重要的是原则性。A grade 的原则就是所见即所述,知行合一,发现异常汇报 in charge;B grade 的原则就是技术可行性和程序正义,发现无法说服客户的情况就汇报 Manager。在 A 和 B grade 的工作中,并没有很多真正的道德考验,这实在是一件幸事。工作好像谈恋爱,没事不要考验你的另一半。规则是人定的,也是用来给人遵守的,未知立,焉知破?

审计是一门技术,和写网站造手机一样都需要深深的匠人精神。消费者不会在意 APP 的图标转角究竟是直角还是圆角,圆角究竟是1/4圆周曲线还是分段羊角线,对消费者来说这些都并没有什么用,但造手机的人不应该这么思考,他要通过各种细节实现最终整体的观感。但是也有反例,索尼松下等日企痴迷于精美的制造工艺,质量一流,可是却逐渐衰落,因为他们的匠人精神不符合市场。可见匠人精神也不是处处可用。那么对审计而言,匠人精神究竟应该提现在哪里呢?

说一个小故事,最近我买了一款 Fitbit 手环,可以记录人的心跳、步数等,最关键的是可以记录你睡眠的质量。每天晚上可以帮你统计总共睡了多久,睡眠过程中有多少此半清醒的状态,持续时间多久,实际深度睡眠时间多久。通过连续的使用,我大致统计出我睡眠的规律和趋势,大致能纵向看出那个时间段醒来的次数比较多。然后我打算跟一个小米手环的人比较下,我的睡眠质量究竟如何,发现完全没有可比性。小米手环的统计只会统计显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的总时间,而且小米对浅度睡眠的定义看起来也跟 Fitbit 对半清醒状态的定义相差很大。如何能够做到横向可比呢?这就需要对 Corner case 进行明确的定义。睡眠时心跳暂时加快5分钟算不算脱离深度睡眠,10厘米的位移究竟表示的是无意识的肌肉运动,还是半清醒时的辗转反侧?当一群人的出现,解决了这些细节上的问题,使得各个智能手环的统计数据都有了横向可比性。他们讨论的话题都是譬如“究竟应不应该考虑小于10厘米的位移”这种类型,他们是不是有价值?他们不仅有商业价值,还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所谓审计的价值体现,实际上也是统计规范的作用,既不应该被扩大也不应该被缩小。一个房地产企业年终冲刺交房,透支了未来的利润,那么会计审计就应当忠实地把利润体现到当期,同时记录下大幅下降的预收账款。在这时候,审计的匠人精神就要深挖 IAS 11,IAS 18 以及 IFRS 15 的规则,定义“冲刺交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确认为收入。是业主入住?交钥匙?业主办出小产证?业主不来收钥匙放到物业办公室?业主拿了钥匙可是房贷违约银行找上门要把房子冻结?完工后物业中心打电话给业主通知交房但是业主没来?业主已经拿到钥匙可是外面那条路根本不通?已经在政府做过竣工备案但是消防验收还没通过……这一切没有真理谬误,而是“合乎准则”和“行业规范”。审计和会计的目标都是忠实体现,至于数据的解读那应该交给分析师、信贷审核员、经济学家。 好的分析师通过分析 MD&A 中的签约率和预收账款的变动,敏锐地看出当期利润的不可持续性,及时将该股票转给了只看 PE 的买方。那些分析师和小股民看着炒股软件里自动计算出来的 PE 说中国公司的财务报告都是垃圾,这究竟得怪谁?

我很喜欢客户来咨询我现实中遇到的做账问题。有过一个咨询,客户要安装灯具,供应商跟客户说不要你先给钱,供应商负责安装个节能灯具,以后每个月付租金,按照实际节省的电费分成,三年后灯具就免费归客户了,客户问:他既不知道每个月要付多少钱,也不知道如果不做这个业务初始投资会有多少,这个融资租赁的内含报酬率究竟怎么算?可见对准则的熟稔和实战操作还是两回事情。所以审计要精益求精的是对规则的解读,特别是各种 Corner case 的遍历,因为这些 Corner case 才是支撑起规则有效运作的基础。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样的品格,对心中底线的坚持,对细节和质量的追求。

计划的坏处

好久没有打开Evernote写点东西了。今天很偶然地打开了手机app, 发现Evernote里存这一篇只写了标题的随笔,就叫《计划的坏处》。我揉揉太阳穴,怎么也想不起我是在什么情形下写下了这个标题。算了,我本来记忆力就不咋地,时过境迁就不再追究了,不如顺着这个题目写点什么吧。 继续阅读“计划的坏处”

关于生活

时不时有些只言片语想要记录下来,却总犹豫着要等积攒到一定的程度才愿意提笔,结果就是散失殆尽。生活里的点滴积累也要和收藏品一样费心拾掇归类。平常打字时如行云流水般,在一定的时候也要停下来润润色,思索再三才敲下回车键确认段落的结束,这样就是所谓精致的生活吧。 继续阅读“关于生活”